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快全球发展倡议落地,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中国西电集团、中国西电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全力推动“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带动中国制造、技术、标准和服务共同“走出去”,融入世界,造福世界。环球时报聚焦中国西电帮助埃及电力装备产业发展和壮大,推动埃及完成“电力革命”做了专题报道。
全文如下
500千伏的变电站矗立在广袤的沙地上,巨型钢铁建筑在蔚蓝的天空下显得格外雄伟。站内,大型电力变压器静静运行,技术人员认真监控着电网状态;站外,草木随风摇曳,与坚固的电站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位于埃及北部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埃克萨迪亚500千伏变电站。日前,《环球时报》记者走访了这一中埃电力合作项目,实地了解中埃企业如何携手推动埃及完成“电力革命”。
去年4月,埃及苏伊士省埃克萨迪亚变电站项目建设现场。新华社记者 隋先凯 摄
充满创新活力的工业场所
威澳门尼斯人官网欢迎您(简称中国西电)是中国输变电行业的排头兵。多年来,中国西电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帮助全球多个地区并网通电,实现电力产品本地化生产。2009年,中国西电和埃及EGEMAC(埃及电力控股公司EEHC下属子公司)在埃及设立合资企业——西电EGEMAC高压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电埃及)。西电埃及总经理石晨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西电埃及总投资6854万美元,其中中方占股51%、埃方占股49%,主要立足埃及,面向中东和非洲市场提供当地制造的输变电设备和成套工程服务。
在西电埃及位于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内的生产车间,《环球时报》记者看到,高压开关生产线不停地运转,工人们在微小的电子元件上细心操作。在另一侧的电力变压器装配线上,巨型的铜线圈被组装成变压器的核心部件。中埃双方工程师严格监测每一个环节,确保变压器能实现高效能源传输。在这里,机械工程、电力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充满生产力和创新活力的工业场所。
西电埃及基地的落成,使埃及成为中东北非地区第一个能够制造500千伏超高压电力变压器和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国家,有力地推动了埃及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此,埃及国家电力与可再生能源部部长沙克尔赞叹道:“中企有力助推了埃及的电力革命”。
埃及最重要的项目之一
石晨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自成立以来,西电埃及在建和完成66-500千伏的变电站成套工程项目30个,为58个变电站提供了66-500千伏电力变压器、高压开关等输变电设备。
目前,埃及不少偏远地区还未能连接电网,西电埃及正帮助埃及政府解决这一难题。2021年12月27日,埃及总统塞西和总理马德布利视察西电埃及承建的阿斯旺省本班光伏发电联网工程4个500/220kV GIS变电站项目,高度评价项目的进展及其对埃及发展的意义。塞西听取了电力与可再生能源部专家对电站的介绍,表示该项目是埃及最重要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
西电埃及总经理助理易卜拉欣是一个“中国通”,他自2009年起就加入了公司。他说:“中企正把更多光明带给埃及,希望我们生产的电气产品能够点亮埃及更多地区的夜空,并且从埃及走向整个中东北非地区。”
“中国标准”落地
“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我见证了我们国家变压器技术发展过程。”埃方变压器总装班班长艾哈迈德难掩激动地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道。2021年4月8日,埃及第一台本土生产的220千伏175兆伏安变压器通过出厂试验,艾哈迈德紧紧地抱住他的中国老师曾权。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用自己的双手在埃及生产出各型号的变压器。《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从铁芯叠片、引线到电力变压器的安装调试,很多关键工序都要依靠工人手工操作完成。为此,经验丰富的中国技术人员手把手地教埃及徒弟,毫不保留地向他们传授技术、指导生产安装并全流程把控产品质量。今年9月12日,西电埃及的电力变压器车间内,一台220千伏175兆伏安变压器完成总装。艾哈迈德说:“这是我们在中国师傅帮助下,生产出的第17台变压器。虽然很辛苦,但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埃及媒体报道称,自2020年以来,西电埃及公司已本地化生产17台220千伏175兆伏变压器,实现了变压器的规模化投产,将中国技术、中国质量、中国标准落地埃及。埃克萨迪亚变电站中的14台变压器、57个间隔GIS及户外设备,全部采用中国技术,一些项目采用的设备还实现了在埃及本土生产。埃及《消息报》撰文称,西电埃及拥有的中国技术、中国设备、中国标准和中国质量,极大提升了埃及本土电气设备的生产能力,这对埃及的清洁能源发展和经济增长,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环球时报》记者还了解到,截至2023年8月底,西电埃及公司员工人数为270人,除6位中方常驻员工外,其余全部都是埃及当地员工,为埃及创造了264个稳定的就业岗位。此外,西电埃及还间接带动当地数千人参与建设,为缓解当地就业压力,保障当地民众的生活做出了贡献。
上一条:从零到国内唯一!八年的逆袭之路
下一条:外交部点赞西电“走出去”生动实践!
【关闭】